您的位置: 新闻中心 要闻导读

地门妹妹是怎样走进CCTV“慈善之夜”的

地门妹妹,四川省档案学校2015级学前教育专业的一名学生,学业刻苦、生活节俭。在别人眼中,地门妹妹的人生路走得很顺,但是,她的求学路却异常的艰辛。

地门妹妹家在雷波县山棱岗乡的大凉山深处,层峦叠嶂,这里的耕地面积少,完全靠天吃饭,当地农民多以土豆、玉米为食,每年的主要收入就是四月份去打笋子卖的钱。因为贫穷,大凉山的孩子们普遍上学时间比较晚,而且容易辍学。

地门妹妹(中)在四川省档案学校晨跑

 

地门妹妹一家5口人,家庭贫困,生活一直十分艰巨。雪上加霜的是,母亲下地干活时又被山上滚落的大石头砸伤了腰,失去了劳动能力,一家人的生计都靠父亲一个人。小学即将毕业时,因为家庭经济困难,凑不出生活费,家里准备“断”了地门妹妹的求学路,小学毕业后便不再供她上初中了。“既然家里没有了条件供我继续上学,那我就自己选择。”经过反复思索后,还没小学毕业的地门妹妹,一到周末便背上编织口袋,进入深山采竹笋卖钱。那段时间,天还没亮地门妹妹便踏上了进山的路,总是很晚了才回来,累得倒床便睡。采笋的季节只有短短的一个月,这一个月的周末,地门妹妹都是在深山里渡过的。靠自己的劳动,15岁的地门妹妹用采竹笋挣来的1200块钱,家里又卖一只母鸡,终于凑够了她的生活费,顺利继续了学业,进入了初中。回忆起这段永生难忘的人生路,地门妹妹很欣慰,自信地说是自己挣回了自己的“未来”。

2015年,地门妹妹考上了高中,可是因为家境贫困,18岁的她当时再次面临着无书可读的境遇。这时,彝区“9+3”项目学校四川省档案学校找到了地门妹妹,免除了她的学费、住宿、书本等所有费用,每月还有300元的生活补助,帮助地门妹妹顺利的进入四川省档案学校就读。走进校园的地门妹妹,靠着300元的生活补助,依旧面临着很大的生活压力,面临着辍学的风险。

然而,幸运女神再一次眷顾地门妹妹。2015年,四川省档案学校成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“授渔计划”项目学校。由于地门妹妹家庭困难,学校积极帮助她申请“授渔计划”的帮扶。“授渔计划”项目了解相关情况后,顺利的确定地门妹妹为“授渔计划”的资助对象,享受“授渔计划”每年提供的3000元资助,两年6000元的资助。在帮助地门妹妹完成中专学历的同时,还将为她推荐一份满意工作,并支持其完成北师大的成教大专学习。

没有了后顾之忧,地门妹妹在学校更加上进、好学,在文艺方面异常活跃,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活动。在雷波民歌环境中成长的地门妹妹,从小就喜欢唱歌、跳舞。凭着天籁般的好嗓子,她被推选为学校文艺部长。

在2016年1月6日学校举办的“青年之声•授渔缘梦”精准扶贫一帮一走进四川的启动仪式上,地门妹妹的一曲彝族民歌《带我到山顶》引起了轰动,来自各个行业的嘉宾用雷鸣般的掌声赞赏这位漂亮的彝族姑娘。4月18日,地门妹妹和部分学生前往首都北京,为参加“爱延续”慈善捐赠的爱心人士献上彝族歌舞,此行也圆了地门妹妹看一看天安门广场的心愿。

地门妹妹贫穷却抱有理想,身处困境而不服输,坚韧的品质和开朗的性格,使得她成为“授渔计划”公益项目在四川的受益代表,同时,也吸引了中央电视台的高度关注,先后多次登上CCTV-12热线栏目。地门妹妹还代表受到“授渔计划”资助的全体学子,录制了“授渔计划”宣传短片。

2016年5月24日晚,CCTV-12,CCTV-1先后播出第三届“CCTV慈善之夜”晚会。晚会现场评选出了以姚明、《慈善法》助推者为代表的十位(组)“CCTV年度慈善人物”。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朱朝英、副秘书长杭宇、“授渔计划”秘书长高继辉、“授渔计划”副秘书长刘宇参加本次活动;四川省档案学校党委书记、校长徐宏受邀率凉山州6位师生参加此次晚会。晚会播放了以地门妹妹为主角拍摄的“授渔计划”宣传短片,正式向全国人民介绍了“授渔计划”公益项目,地门妹妹也再一次登上了中国最高的媒体平台。

在四川省档案学校温暖的家庭里,和地门妹妹一样享受“授渔计划“资助学生一共有721名,“授渔计划”学子们心怀感恩、勤奋学习、表现突出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回报来自学校、来自“授渔计划”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爱。